資源描述:
《論研究性學習》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論研究性學習南京師范大學研究性學習是我國教育界近年來極力倡導的i種學習方式。倡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索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和畢生發(fā)展奠定基礎。一、研究性學習的心理實質什么是研究性學習?它的本質特征是什么?這是探討研究性學習必須首先冋答的問題,我國學者一般認為,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問題為載體、以主動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習和社會生活屮白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與接受性學習相對的一個概念。目前,國外心理學中尚沒有一個與
2、研究性學習相對應的術語,但是有幾個學習概念與我國學者所指的研究性學習含義相近。一是布魯納提出的“發(fā)現(xiàn)學習"(discoVery1earning)o所謂的發(fā)現(xiàn)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經由白己的探索尋找而獲得問題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發(fā)現(xiàn)學習的過程屮,教師只呈現(xiàn)冇關線索或例證,讓學生通過直覺思維和歸納推理來得出例證Z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學科內容的基本結構。二是班杜拉提出的“親歷學習”(enactive1earning)o所謂的親歷學習,是指通過親身經驗獲得學習的一種方式。它與通過觀察、模仿而進行的替代性學習相對。三是近年來齊莫曼提出的自主學習(self-regulatedlearning)o它是
3、指個體自覺主動地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顯然,我國學者所講的研究性學習與布魯納所講的發(fā)現(xiàn)學習最為相近,二者都強調以問題為依托,經由學生自己的主動探索、硏究來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所不同的是,研究性學習所指的問題既可以來源于學科內容,也可以來源于社會生活,而發(fā)現(xiàn)學習更多地強調問題來源于學科內容。同時,我國學者所講的研究性學習乂具有親歷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特征。也就是說,研究性學習應該是一種學生置身于其中的、借助于親身經驗獲得的學習;在這種學習的過程屮,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依靠白己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問題解決的策略,直至
4、最終解決問題°從現(xiàn)代學習心理學的角度看,我國學者捉出的研究性學習木質上是一種問題解決過程,是學生通過主動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它與借助教師或他人呈現(xiàn)問題、講解問題、得出答案的問題解決過程相對。根據(jù)信息加工心理學的觀點,問題解決是個體而對問題情境而沒有現(xiàn)成的方法可以利用吋,指向于將己知情境轉化為目標情境的認知過程(Maye「,1992b)。問題解決的故終結果是岀現(xiàn)新的思維產品。在問題解決的過程屮,要求個體優(yōu)化、組合已有的相關知識、技能生成新的認知規(guī)則;當已冇的知識、技能的優(yōu)化組合不足以生成新的規(guī)則時,還要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講,研究性學習過程,也就是學生在學習中基于己
5、冇的知識、技能主動提出問題,進而綜合運用新I口知識、技能生成新的問題觸決規(guī)則或思維產品的過程。我們認為,研究性學習既可以看成是一種學習過程,又可以看成是一種學習能力。作為一種過程,它是指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過程或操作程序。作為一種能力,它是指學生基于學習經驗形成的獨立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技能,是一種內潛的、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個體一口具備了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敏銳地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且按照某種規(guī)則或操作程序順利地解決問題。斯騰伯格把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為記憶、分析、創(chuàng)造和應用等四種能力(Sternberg,1998)。顯然,后三種能力更可能是研究性學習能力的核心成
6、分。根據(jù)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研究性學習的如下特征:1.主動性。硏究性學習冇別于各種形式的被動學習,它是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探求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學生具有主動探究的精神,而口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主動做出監(jiān)控和調節(jié),對自己的探究結果作出總結和評價。這種自覺從事探究活動、自我調控探究過程、自我評估探究結果的最基木要求是主體能動性。2開放性。研究性學習不同于一般的學科內容學習。在學科內容學習中,學習目標、任務一般比較明確,只要按照指定耍求達到學習標準即可;而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興趣不同、提出的問題不同、獲取的資料不同、對資料的分析處理不同,學習的結果會有很大差別,因而
7、呈現(xiàn)開放性的態(tài)勢。3.親歷性。研究性主要以學生的直接地經驗為基礎,它不同于以掌握間接經驗為主的接受學習,也不同于通過觀察而進行的替代性學習;它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開展方式,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做屮學,從研究中學習,因而具冇親歷性的特征。4.創(chuàng)新性。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個體己冇的知識、技能重新組合,還是新的知識、技能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其結果都是引起認知結構發(fā)生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