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線條的動與靜教學反思.doc》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線條的動與靜》教學反思《線條的動與靜》是四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節(jié)繪畫基礎課,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曲線與直線分別能夠表示動與靜的感覺及能利用直線或曲線完成一幅獨特的作品。這節(jié)課貌似簡單易懂,實際真正讓學生理解并能靈活運用去創(chuàng)作作品卻不是易事,所以,課前我精心準備了這堂課。美術的藝術必須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技巧才能表現(xiàn),但首先要使人有表達的情感和愿望,特別是對喜歡新鮮事物的孩子,首先要讓他們樂于學,愿意學,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美術知識與技能作為新課程目標的內容之一,體現(xiàn)出既淡化雙基知識,又必須學習必要地技能技巧。因此在這一
2、環(huán)節(jié)我始終緊扣線“動”這一主題,采取先讓學生充分感受(課件播放)“動”與“靜”的區(qū)別,再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臨摹不同線條在畫面上的運用,并不失時機地用線描畫這種既形象又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一看就懂。在理解的基礎上我用了寥寥幾筆,巧妙地將以前學過的基礎線條(給人感覺會動的線條)變成了一個畫面,讓學生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會動的線條",掌握了“會動的線條”,改變了以往“雙基”就是機械重復的觀念,變厭為趣,變繁為簡,做到了既堅持愉快教育,又不降低教學質量。新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同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整合是美術教學的一種良好形式,對于軟化學科
3、邊緣,增強對交叉學科的理解,拓寬人文視野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課中我運用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配以簡單的講解,進行律動,在用身體語言感受美術作品中的“動”與“靜”、“快”與“慢”等美術要素的同時,以“風中飄動的云”、“舞動的樹”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讓學生明白云和樹是怎樣在自然界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并循環(huán)的科學道理,將自然科學與美術有機地融合,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游戲中增長見識,在游戲中拓展知識面,賦予美術課新的內涵新課程標準的評價是課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評價不等于甄別,評價不等于選拔,這是新課程的評價方式。新課
4、程標準指出:由于美術學習中學生個體差異明顯,因此評價應尊重學生個性,重點應放在個體發(fā)展的縱向比較上。在本課中,學生通過摸索、實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的繩子、電線、絲帶、鐵絲等易得物品,并通過自己對線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賦有動感的畫面后,成功的喜悅溢于言表,急于獲得來自自我、表現(xiàn)自我和發(fā)展自我的舞臺,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自評、互評、他評相結合,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教師不附加個人感情和主觀評價。只要學生動腦思索,興趣十足地探索知識,只要經過激烈爭辯,主動參與,反復比較,所得出的結論就應該受到重視和尊重:“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之中
5、,他便學會關懷;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便學會自信”。美術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美術。美術教育讓學生看懂、聽懂……既感受美術語言后再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表達和情感。在本課中我緊扣線的“動”與“靜”這一美術要素,通過臨摹、欣賞、游戲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感受、理解,讓學生從己有的生活經驗中去進行分析比較:波浪線、弧線、螺旋線的動感,學生從熟悉的事物中去探索、去領悟,體會到不同的線。而此時,我創(chuàng)造性地讓學生用一些廉價廢舊物品廢線頭、廢彩帶等,這些學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生活用品,此時成為孩子們有趣學習用具。每個學生都神采飛揚、花樣百出,創(chuàng)造
6、性地摸索出了很多方法,奇思妙想令老師感到驚訝。此時的教師只是一個觀眾,一個欣賞者,確保了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在學生興高采烈、躍躍欲試之際,教師提議創(chuàng)作作品演講故事,并根據(jù)學生創(chuàng)作的作品加以指導,更是使學生熱情高漲,將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學生通過無拘無束的探索,從生活中找到了美術,感受美術,最終創(chuàng)造美術,表現(xiàn)美術,同時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學會了與人分工合作和交流,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為實現(xiàn)美術教育的總目標——使學生終生熱愛美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