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穿插藝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穿插藝術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初中階段要求通過數(shù)量有限的詩詞教學,讓學生在初步掌握古詩詞的基礎上激發(fā)其進一步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并且領略一定的審美情趣,這并非易事。那么,如何在古詩詞教學中叩開學生的情感,調(diào)動他們?nèi)ヮI略、感悟、賞析古詩詞的意境呢?一、依詩造境,活化教學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穿插教學方法對學科內(nèi)彼此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比照,可促成課內(nèi)外閱讀資源的整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1聯(lián)類比照,理解詩意。通過引導學生向詩人的其他詩詞拓展延伸,在聯(lián)類比照中理解詩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是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所寫的古體詩,詩人從自身的遭遇聯(lián)想到更多的人以及更普遍的社會問題,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思想。為加深學生對它的理解和把握,在反復誦讀仔細琢磨該詩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回憶、搜集作者的另外一些詩作加以交流體會。這樣以詩教詩,以詩學詩,聯(lián)類比照,由此及彼,學生既可加深對詩意的把握和理解,又可拓寬閱讀視野2整合教材,深化意境。教學時對同類題材的詩詞按其風格特點進行整合,篩選其異同點加以比較,并穿插相關內(nèi)容,讓學生在整合對比中領會詩風詩情,在穿插拓展中升華詩詞意境。如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第25課的5
3、首詞,若按課文的順序進行教學,內(nèi)容就會顯得散亂。為提高教學效益,可按女子表達的愁和男兒表達的愁兩類對本單元內(nèi)容進行整合二、緣詩播畫,領會詩意詩常常用寫景的方法表情,中國畫常常以繪景的形式造境,兩者都追求用意表情。教學時利用“詩中有畫”的特點,穿插相關的畫面,將詩詞這一抽象的意境具體化、形象化,可以喚起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詩人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如教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詩人行經(jīng)寬闊無邊的大漠,頓生孤獨寂寞之感,故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繪景名句。對于南方的學生,大都沒到過西北大漠,對詩中雄渾壯闊
4、的景觀難以感悟,對詩人那種孤寂之感更難以體昧。這時,屏幕上展示以西北大漠為主題的一系列畫面,學生觀賞那黃沙浩瀚的壯闊景觀,使之對西北大漠有一個初步的感觀認識,然后讓他們自主想象:自己置身于這樣一個廣漠之中,會有怎樣的感受?接著再回到詩中,并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學生就會很自然地領略其中的魅力。再輔之以“落日”“炊煙”的畫面,讓學生討論:“煙”在什么情況下才會直直地上升,“落日”如何顯得更圓,這兩種景物能鉤起人怎樣的情思?這樣,學生便一步一步地悟出“直'圓”二字的絕妙之處三、因詩引樂,啟迪情思學習活動不只是一種認
5、知過程,而且是伴隨著認知過程的情感過程。古詩詞教學可根據(jù)所教詩詞的內(nèi)容和特點,巧妙地嵌入切合的音樂,創(chuàng)設詩中所描繪的意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及經(jīng)驗來豐富其對古詩詞的形象感受,從而準確地把握詩詞的意境。所以,我們可以借助“歌”來學'‘詩”,即在教授某一詩詞時,選播與所教詩詞內(nèi)容相關的樂曲,讓學生隨著音樂的旋律進入詩詞的情感天地,在傾聽中想象,在想象中冥思,在體悟中共鳴如教《次北固山下》這首詩,為讓學生充分領悟作者那飄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預習時,可讓學生搜集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感人故事、詩歌,特別是思鄉(xiāng)題
6、材的歌曲,并要求學生學唱其中的一兩首歌。課前展示學生收集的資料:從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費翔的《故鄉(xiāng)的云》、陳星的《流浪歌》到阿炳的《二泉映月》等。展示中,教室里已經(jīng)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哀愁。課中播放陳星演唱的《流浪歌》,引導學生在樂曲所營造的氛圍的烘托下朗讀詩文。學生在聽、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情感的驅(qū)動而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學習中。這樣,飄泊在外的詩人那種思鄉(xiāng)、思親的愁結就被音樂的旋律詮釋得淋漓盡致,詩詞的意境在樂曲中得以升華。接著,互換角色進行配樂朗誦,再現(xiàn)詩境:在哀愁的《二泉映月》中,學生閉目靜聽老師
7、的朗讀,然后描述自己腦中想象再現(xiàn)的畫面介入音樂學詩的教法,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投入對古詩詞的欣賞,易于以情人詩,領悟詩歌意境,產(chǎn)生奇特的審美感受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