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

ID:9781462

大?。?9.00 KB

頁數(shù):7頁

時間:2018-05-09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_第1頁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_第2頁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_第3頁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_第4頁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_第5頁
資源描述:

《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論章學誠的樸素辯證歷史觀史學家白壽彝曾經(jīng)指出:“在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以前,我國的史學界不可能對歷史本身進行唯物史觀的分析,也缺乏明顯的、系統(tǒng)的唯心史觀的理論體系。但在唯心主義思想支配下的各種歷史觀點,是存在的。在觀察歷史問題時的唯物主義因素,也是存在的?!盵1](P603)白壽彝的思想,對我們發(fā)掘中國古代史學的優(yōu)秀理論遺產(chǎn)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中國古代史學史上,清代乾嘉時期的史家章學誠不僅繼承、發(fā)展和總結了18世紀以前中國史學理論的成就,而且揭示出歷代學術變遷、社會演變和史籍歷史發(fā)展的法則,形成了鮮明的樸素辯證歷史觀。過去研究乾嘉史學,探討章學誠史學理論的

2、文章相當豐富,然而他在歷史理論方面的成就,仍有廣闊的研究空間,有待于繼續(xù)深入探討。一、關于學術思潮循環(huán)盛衰的辯證歷史發(fā)展觀中國古代學術的發(fā)展,大體上經(jīng)歷了先秦諸子學、兩漢經(jīng)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和清代樸學幾個主要階段,形成不同的學術思潮。章學誠站在儒家立場上反對道家和佛教,自然不重視釋老之學。他以六朝隋唐的辭章文學代替玄學和佛學,全面考察歷代學術的發(fā)展及其利弊得失,形成了關于學術思潮循環(huán)盛衰的樸素辯證觀念。(一)章學誠認為,歷代學術思潮的演變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從學術思潮的質文遞變中,可以看出學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演變法則,“歷觀古今學術,循環(huán)盛衰

3、,互為其端。以一時風尚言之,有所近者必有所偏,亦其勢也。學者祈向囿于時之所趨,莫不殫精竭智,攻索不遺余力,自以所得遠過前人,圣人復生,不可易矣。及其風衰習變,后人又以時之所尚追議前人,未嘗不如前人之視古昔。漢、唐、宋、明以訖昭代,作者遞相祖述,亦遞相訾議,終身遁于其中,而不自知其守器而忘道,豈有當哉!”[2](《與朱滄湄中翰論學書》)這說明,不同時期學術風氣的變化,影響著學術思潮的循環(huán)。所謂“循環(huán)盛衰,互為其端”,揭示出后代學術既是繼承和發(fā)展前代學術精華而來,也是矯正和彌補前代學術失誤而起,在發(fā)展演變中存在一種互為因果的關系。章學誠認為,學術風氣對思潮演

4、變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學術風氣不斷改變,導致學術思想的利弊兩方面失去制衡,物極必反,互為循環(huán)。章學誠考察了中國學術思潮的演變,觸及到了這一法則。宋代以后,學者治學逐漸形成一股不顧具體歷史事實而空發(fā)褒貶議論的不良學風,不恰當?shù)乜浯罅巳寮摇傲x理”的作用。盡管宋儒具有良好愿望,至元明兩代,理學漸漸演變?yōu)榭帐锜o用的學問,丟棄了漢唐學術注重征實的傳統(tǒng)。清代乾嘉時期的學者逐漸扭轉空談“義理”之弊,開創(chuàng)出質樸求實的學風。但是,樸學糾正宋學空疏的同時,卻走向另一個極端:“宋儒之自是三代以后講求誠、正、治、平正路,第其流弊,則于學問文章、經(jīng)濟事功之外,別見有所

5、謂道耳。以道名學,而外輕經(jīng)濟事功,內輕學問文章,則守陋自是,枵腹空談性天,無怪通儒恥言宋學矣。然風氣之盛,則村荒學究,皆可抵掌而升講席;風氣之衰,雖朱程大賢,猶見議于末學矣。君子學以持世,不宜以風氣為重輕。宋學流弊,誠如前人所譏;今日之患,又坐宋學太不講也?!盵2](《家書五》)在章學誠看來,扭轉宋學空疏的一面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矯枉過正。乾嘉學者徇于世風,訓詁章句,考訂異同,補苴罅漏,有功實學。然而樸學流弊是把“求是”作為治學終極目的,不重“義理”,完全忽視了宋學注重思辨的合理內核,又從正確走向錯誤。第二,學術風氣左右著學者的見識,使他們以特定時代觀念

6、看待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評論前人學術的得失利弊。章學誠說:“三代以還,官師政教不能合而為一,學業(yè)不得不隨一時盛衰而為風氣。當其盛也,蓋世豪杰竭才而不能測其有余;及其衰也,中下之資抵掌而可以議其不足。大約服、鄭訓詁,韓、歐文辭,周、程義理,出奴入主,不勝紛紛。君子觀之,此皆道中之一事耳。未窺道之全量,而各趨一節(jié)以相主奴,是大道不可見,而學士所矜為見者,特其風氣之著于循環(huán)者也?!盵2](《答沈楓墀論學》)這是因為,處在特定風氣影響下的人們限于時代的局限,只能看到學術某一方面的利弊,無法洞察全局。而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研究的學問最有價值,并以此為準繩評價前人學術的得失

7、。他們的思想認識必然打上這種學風的烙印,逐漸形成具有某種共同價值取向的學術思潮。章學誠說:“學問之途,有流有別。尚考證者薄詞章,索義理者略征實,隨其性之所近,而各標獨得,則服、鄭訓詁,韓、歐文章,程、朱語錄,固已角犄鼎峙,而不能相下。必欲各分門戶,交相譏議,則義理入于虛無,考證徒為糟粕,文章只為玩物。漢、唐以來,楚失齊得,至今囂囂,有未易臨決者。”[2](《與族孫汝楠論學書》)風氣所在,毀譽隨之。辭章之習既盛,輒詆馬、鄭為章句;性理之焰方張,則嗤韓、歐為文人。循環(huán)無窮,莫知所止,導致學術上的偏頗之見,無法看清前人學術的真實面目。章學誠主張考察清楚歷代學術

8、思潮盛衰遞變的過程,更好地理清學術思潮的發(fā)展脈絡,然后才能看到中國古代學術發(fā)展的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