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探究式教學【分層練習】《禮記二則》(部編)》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應用文檔-天天文庫。
1、《<禮記>二則》分層練習北京四中李碩棠◆基礎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弗學(fú) 男有分(fèn)天下為公(wéi)B.嘉肴(yáo) 教學相長(zhǎng) 不必為己(wèi)C.學學半(xiào) 選賢與能(jǔ)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D.兌命(yuè) 講信修睦(mù) 矜寡孤獨(jīn)2.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故人不獨親其親(名詞,父母)B.是故謀閉而不興(動詞,關)C.其此之謂乎!(表推測,大概,恐怕)D.天下為公(介詞,為了)3.下列句子與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A.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B.是
2、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D.雖有至道,不學,不知其善也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其此之謂乎 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譯文:對于財貨,人們憎惡它,把它扔在地上,自己不會私藏。B.故曰:教學相長也。譯文:所以說“教”和“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譯文:因此人們不只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愛自己的子女。D.《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譯文:《兌命》說“教別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
3、道理吧?◆能力題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問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①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②男有分,女有歸。③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④是謂大同。(2)從選文中找出一組排比句、對偶句,并指出其效果。(3)①本語段可分為 層,每一層的大意是 ? 。?②這幾層的關系是: 。?(4)總領全文
4、的語句是 ,照應此句的是 。?(5)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 。?(6)大同社會在當時能否變成現實?我們今天如何看待這一理想?◆提升題7.閱讀古文,完成后面的問題?!炯住侩m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雖有嘉肴》)【乙】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①,車柔②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③,不復挺者,車柔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5、,君子博學而日參④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①中(zhòng)繩:合乎拉直的墨線。②車柔(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條彎曲。③暴:通“曝”,曬干。④參:通“叁”,多次。(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①不知其旨也( )②然后能自強也( )③學不可以已( )④故木受繩則直(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車柔使之然也輟耕之壟上B.不知其善也則知明而行無過矣C.雖有嘉肴雖有槁暴D.學而不思則罔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②冰
6、,水為之,而寒于水。(4)【甲】文運用了類比的寫作手法,引出了闡述的論點: ;【乙】文則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學不可以已”,主要運用的論證方法是 。?(5)請聯系學習生活,談談你讀了這兩篇短文后的感受。8.在我國,“仁”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請你參加“‘仁’文化的魅力”綜合性學習。源流追蹤(1)“仁”為會意字,從“人”從“二”,“均嫡庶,仁親戚,則族業(yè)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義: ?。弧?陛下)有仁民愛物之意”中“仁”義則引申為: 。?(2)試根據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內涵。①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②廄焚
7、。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論語·鄉(xiāng)黨》)③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百姓疾苦聲。(鄭夑《墨竹圖題詩》)④無傷也,是乃仁術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孟子·梁惠王上》)⑤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仁”行世間(3)在9月28日“孔子文化節(jié)”到來之際,班級舉辦“‘仁’行世間”文化傳承活動,請你提出一項倡議。答案和解析◆基礎題1.D 解析“矜”在這里是通假字,同“鰥”,應讀“guān”。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