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新課程改革的幾點做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新課程改革的幾點做法南京市第十三中學校長王軍一、整體規(guī)劃(1)三年安排,一次性考慮理由:不做到哪兒想到哪兒。時間上三年一次性考慮,整體安排。又有高考這個特殊性,怎么安排才合理。做法:采取“倒過來”考慮的方式。即以高考月為時間起點,向前推算。多少時間復習,多少時間實施課程。什么時間實施那些課程,一一認真進行測算。比如:選修課,什么時間開最合適,是不是所有的選修課都等必修課學完了再選修。研究性學習15個學分,需要270個學時,如何安排,安排在什么時間合適。社區(qū)服務是2個學分,要10個工作日,社會實踐6個學分,分別
2、要安排20天時間,又如何安排。效果:既保證了學科課時的安排,又使一些容易被擠壓掉的課程,確保落實。同時,也保證了高三有了足夠的復習備考時間,不至于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發(fā)生矛盾和沖突。(2)三年課程,一次性落實理由:課程安排三年之中,如果不作一次性考慮,不是根本無法保證,就是漏洞百出,到時難以彌補。做法:比如社會實踐課程(620)一開始就做到了一次性落實到位。首先,把7-8天軍訓作為“軍事生活體驗課”,安排在高一暑期中,讓學生一進校就從緊張而艱苦的軍訓生活中體驗到軍人“雷厲風行,令行禁止”的作風,“艱苦奮斗、不怕
3、犧牲”的精神,“嚴格要求、服從指揮”的要求。從開學之初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其次,是在高一期中考試后的一周里,組織“社會生活體驗課”,每次4天左右,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一起帶著本班學生到郊外、社區(qū)、或文化生活景區(qū)去觀察,體驗、參觀、訪問、交流,這樣既緩解了緊張的學習壓力,又豐富了生活學習內(nèi)容。這一課程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接觸大自然,了解地方文化,培養(yǎng)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城市的情感,擴大視野,開闊胸襟。還有,就是在高二的期中考試后7-8天,安排“勞動生活體驗課”,讓同學們到農(nóng)村去,與廣大農(nóng)民生活在一
4、起,勞動在一起,了解農(nóng)村,了解農(nóng)民,關心農(nóng)村,關心農(nóng)民,體驗農(nóng)村勞動生活,培養(yǎng)廣大同學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關心農(nóng)村發(fā)展,關心農(nóng)村生活的思想感情。又比如學科課程對少部分學生,不符合取得學分要求的怎么辦?我們就采取了利用寒暑假補修的辦法,解決這一矛盾,彌補學科課程學習中可能出現(xiàn)的漏洞。(1)管理組織,一次性到位理由:新課程體系龐大,內(nèi)容龐雜,涉及面廣,如果在組織管理上落實不到位,不但許多課程落實不了,就連學校工作運轉都會帶來困難。比如一個年級從高一到高三要完成這么多課程,組織這么多活動,考核評價這么多內(nèi)容,沒
5、有嚴密系統(tǒng)的管理,沒有一以貫之負責到底的組織系統(tǒng),或者關鍵人員變更頻繁,就可能使右些課程實施中途受阻,甚至無法落實。做法:采取了“年級主任分管負責制,核心小組領導制,三個第一責任人問責制”的管理系統(tǒng)。具體說,就是一個年級從高一開始就由一位教務處副主任分管,一管三年,中途不換。同時,年級有一個以校級領導為主體的3人領導小組。這個領導小組,組長為校領導,組員為分管主任和年級另一位主任,另有1-2位年級組的組長列席組會議。這個領導組就是代表學校根據(jù)學校要求,指導、督促年級組加強課程實施與建設的,并為年級提供服務,起
6、到服務協(xié)調(diào)的作用。這個領導組的組長中途也是基本不變的。還有就是三個第一責任人的問責制。分別是年級課程、班級課程、學科課程建設與實施的第一責任人。如果不到位,不符合要求,將受到學校問責。這三個責任人中,除個別班主任作調(diào)整以外,一般情況下,也是三年一貫制,一桿子到底。由于有了這三方面的管理系統(tǒng)。課程建設與實施在每個年級都能保證,做到“穩(wěn)定、持續(xù)”的開展下去了。不因為人事變動和管理松散而影響課程的建設與實施。二、改革課堂意義:如果課堂改革不正確,不到位,不成功那么課程建設與實施就會難以正確,難以到位,難以成功了。因
7、此改革課堂,應是課程建設與實施的攻堅戰(zhàn)。現(xiàn)狀:改革課堂成了大家都喊得最兇、關注度最高,做得最多的地方,然而又是大家感到最難做,最不知道怎么做,做得最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原因:一是全按傳統(tǒng)模式去做。二是全按專家設計去做。關鍵在于要真正弄清楚為什么要這樣改,你根據(jù)什么東西去改。課程建設與實施與課堂的關聯(lián)點到底在哪兒。揚棄不是拋棄做法:從實際出發(fā),突出如下五點(1)突出學法指導原則,充分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課程改革理念。我們認為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把學生從被動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課堂教學的本
8、質就應該是“學會與會學”,即首先要讓學生“學會”,這是知識目標;但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會學”,達到“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的教學目的。但是,要讓學生“會學”必須讓學生在學會知識的這個過程中才能獲得。也就是說“會學”是不能灌輸?shù)?,它必須是一種實踐,只有通過“學會”這個不斷連續(xù)的實踐過程,才能慢慢培養(yǎng)起來。但是以往我們在評價課堂時,不是把握這個標準,而是主要看課堂的教學方法如何。用教法來評判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