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

ID:18515343

大?。?.97 MB

頁數(shù):61頁

時間:2018-09-19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_第1頁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_第2頁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_第3頁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_第4頁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_第5頁
資源描述:

《肝炎病毒—醫(yī)學課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肝炎病毒(Hepatitisvirus)是以肝細胞為主要復制場所,只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組病毒。目前公認的人類肝炎病毒至少有五種型別,即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名稱核酸科和屬傳播途徑主要疾病致癌性HAVRNA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屬消化道傳播急性甲型肝炎否HBVDNA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屬血源性傳播急、慢性、重癥乙型肝炎,肝硬化是HCVRNA黃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屬血源性傳播急、慢性、重癥丙型肝炎,肝硬化是HDVRNA缺陷V分類尚未確定血源性傳播急、慢性、重癥丁型肝炎,肝硬化是HEVRNA分類尚未確定消化道傳播急性

2、戊型肝炎否人類肝炎病毒的主要特征不同型別的肝炎病毒分屬于不同的病毒科和屬,其生物學性狀各不相同,但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和流行病學(疾病分布及影響因素等)特征,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由消化道傳播,引起急性感染的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不轉為慢性肝炎或攜帶者。另一類為經(jīng)血源性傳播,能引起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慢性攜帶狀態(tài),并與肝硬化及原發(fā)性肝癌相關的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第一節(jié)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Avirus,HAV)在全世界都有HAV感染的報道,其中以非洲、南美洲及亞洲為高發(fā)區(qū)。易感者大多是在進食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海產(chǎn)品(如泥蚶

3、、毛蚶、醉蟹等)或污染的水源后而導致感染。195O年瑞典及1978年我國均因食用泥蚶引起甲型肝炎流行,1979年上海食用醉蟹引起過暴發(fā),1988年上海因食用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大暴發(fā),患者多達30萬。毛蚶牡蠣一、生物學特征1.形態(tài)結構:球形,直徑為27nm,無包膜。核酸:單正鏈RNA衣殼:由60個殼微粒組成,呈20面體對稱,有HAV的特異性抗原(HAVAg)。HAV只有一個血清型2.抵抗力HAV對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對乙醚、氯仿、60℃加熱1小時及pH3的作用均有相對的抵抗力,在4℃可存活數(shù)月。但加熱100℃5分鐘或用紫外

4、線、甲醛溶液、氯等處理,可使之滅活。(1)動物模型黑猩猩、絨猴、獼猴易感,經(jīng)口服和靜脈注射可以建立動物感染模型。動物模型主要用于HAV的致病及免疫機制研究、疫苗研制和藥物篩選。(2)細胞培養(yǎng)HAV可在原代絨猴肝細胞或傳代恒河猴胚腎細胞、人胚肺二倍體細胞、肝癌細胞中生長增殖,但速度緩慢,不引起細胞裂解。3.動物模型與細胞培養(yǎng)二、致病性與免疫性1.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傳染源:甲肝患者,尤其是處在甲型肝炎潛伏末期和黃疽出現(xiàn)前數(shù)日的患者;無癥狀的亞臨床感染者是最危險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糞-口途徑傳播媒介: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海產(chǎn)品(毛蚶、

5、泥蚶、醉蟹、牡蠣、蛤蜊)、食具等傳播。2.HAV的致病機制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癥糞-口途徑傳播腸道與局部淋巴結中大量增殖肝臟為最終靶器官(病毒直接損傷或免疫病理作用)通過膽汁隨糞便排出體外人群感染率約80%,多數(shù)為隱性感染。感染多見于兒童、青年。病程多為2~3個月,不易轉為慢性或病毒攜帶者,與原發(fā)性肝癌關系不大。只有一個血清型,機體免疫力較牢固。3.HAV感染的特點4.免疫性主要是體液免疫,無論顯性感染還是隱性感染,均能產(chǎn)生抗-HAV的IgM和IgG抗體???HAV的IgM在急性期和恢復早期出現(xiàn)可作為甲肝的確診依據(jù)???HAV的Ig

6、G在恢復后期出現(xiàn)有保護作用,維持終身。三、微生物學檢查HAV病程短,愈后良好,一般不作微生物學檢查??蓹z測抗-HAV的IgM。四、防治原則(一)預防1.控制傳染源:隔離治療急性期病人;所有廢棄物及日常用水均需嚴格消毒。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食物、水源和糞便的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飲食習慣。3.保護易感人群:主動免疫——接種疫苗;被動免疫——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二)治療用藥宜簡——抗V藥物:IFN+抗V藥物護肝治療:休息+藥物第二節(jié)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1947年確認除了通過消化道傳播的“傳染性肝炎”

7、(甲型肝炎)之外,還存在一種通過血液傳播的肝炎,稱為“血清性肝炎”(乙型肝炎)。醫(yī)學家們開始尋找其病原體,直至20多年后才有結果。1940年,美、德制造出分辨力為0.2nm的商品電鏡。1963年美國科學家Blumberg在研究血清抗原的遺傳多態(tài)性與疾病易感性的關系時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一例紐約血友病患者的血清可與一位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清發(fā)生反應,即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清中存在一種特殊的抗原。當時他并不知道這種抗原物質(zhì)在血液中存在的意義,但由于這種抗原來自一名澳大利亞人的血液,所以便將它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簡稱為“澳抗”(Au-Ag)。AbAg擴散

8、紐約血友病患者血清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清紐約血友病患者血清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清123456進一步研究的結果證明,澳抗是一個與肝炎相關的抗原。Blumberg等人在1966年底發(fā)表論文,指出澳抗與病毒性肝炎之間有密切關系,可通過輸血傳染,所以當時科學界便把它叫做肝炎相關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此文檔下載收益歸作者所有

當前文檔最多預覽五頁,下載文檔查看全文
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shù)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天天文庫負責整理代發(fā)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lián)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nèi)容,確認文檔內(nèi)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xiàn)內(nèi)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wǎng)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lián)系客服處理。